找到相关内容60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试论《法华经》的权实思想

    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就是究竟,不再求进步,所谓止于化城。故佛说:“贪著小乘,三藏学者。”为了度化根机较浅的声闻缘觉,佛陀在第七中引“化城”之喻,遂为五百弟子授记。因二乘人世间虽然费尽苦行功夫,及修习...·方便》三十九页)。上引所讲“唯以一大事因缘”指的是什么呢?  是指众生的生死大事。佛陀教苦海中的一切众生要觉悟,从众生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。不再轮回受苦。有人就说:“这本是自然界循环的必然规律嘛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2641893.html
  • 关于杨衒之和《洛阳伽蓝记》的几个问题

    之区,从《隋书》和《旧唐书》的《地理志》看来,户口也不多,只能算是一个中郡或下郡。据《魏书?官氏志》,中郡太守属第五,下郡则为第六;而奉朝请则为第七。因此即使期城是个下郡,杨衒之也算升迁了。不过...司马一事应该是没有疑问的,因为各本《洛阳伽蓝记》均题“魏抚军府司马杨衒之”。这个官职据《魏书?官氏志》,应为五。因为抚军将军是“从第二”,而“从第二将军、二蕃王司马”是第五,与中郡太守同等,比...

    曹道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4342303.html
  • 佛教禅定实修体系(五)

    这部经的第七中,六度的关联如下:  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:“世尊!何因缘故,宣说六种波罗密多如是次第?”佛告观自在菩萨曰:“善男子!能为后后引发依故。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吝,便能受持清净禁戒;为护...内容做了清楚的说明。他著的有关道次第的尼乾已译成英文,名为《The Jewel Ornament of Liberation》。此论中,第一到第七章是闻思方面的开示,也就是佛教哲理方面的阐述。第八章由...

    陈健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5243018.html
  • 论更敦群培对中印文化交流的贡献

    33颂零3句);第四(48颂);第五(109颂);第六(134颂);第七(76颂零3句);第八(187颂);第九(167颂零1句);第十(57颂零1句)。本论宣讲“六度”,注重修持,由博...艺术、民俗、地理、考古、医学等方面都有著述,并有多部翻译作品,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。这从他由印度带回的那只“黑色旅行箱”的内容可以看出:“(箱子里)装满了著译作,其中既有大部头的书籍,也...

    杜永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5943028.html
  • 君主法规论(1)

    论第六品终  第七 观察具德  正法念住经中说,一切遍知释迦佛,  以其愿力为遣除,天众放逸转天界。  名为鹅王贤时尊,昔于顶髻佛陀前,  亲耳聆听善妙说,一切君主行佛法。  彼将此等诸佛法,传与夜...,趋入真实安乐处。  此等各自之功德,一切广泛之赞颂,  念住经中已说故,诸具慧者当拜阅!  君主法规论第七品终  第八 观察正行  圣者殊胜金光经:所云天王之妙语,  君规教言论之中,所宣诸义当明...

    全知麦彭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1144413.html
  • 宗喀巴“现观庄严论金鬘疏”“大乘廿僧”释义

      丙二、但住一来果(隐说,7)  已经断除欲界第六品修惑,正住于解脱道的圣者,就是  具“但住一来果”名称的菩萨。  丙三、胜进一来果(8)  所断的修惑和前者相同,(处于后得位,正为断除第七  或第八而努力;)但是仍须再投生欲界天一次,这种异  于“但住果”的“胜进一来果”,就是具“一间”名称的菩  萨。  乙三、不还  丙一、不还向(9)  已经断除欲界第七或第八品修惑,正为断除第九...

    陈玉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4445570.html
  • 《十二门论》中的因果观

    可以再进一步简化为:一、缘空,二、相空,三、性空,四、作、三时与不生等四组,前三主要讨论因缘所生的因果概念,或可谓是一般哲学思考的因果关系;而第四品至第七分别讨论四相的有无问题;第八“既知有无,...十二:观因缘门第一、观有果无果门第二、观缘门第三、观相门第四、观有相无相门第五、观一异门第六、观有无门第七、观性门第八、观因果门第九、观作者门第十、观三时门第十一、观生门第十二。各篇所以冠以“观”名,...

    孙长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1146105.html
  • 佛典中的“观“与“念”(2)

    下品中生及下品下生三等。释迦牟尼佛,又继续对阿难及韦提希说,下品上生的人,属九品往生的第七。若有众生,曾造了种种的恶业,虽然不曾毁谤过方等大乘经典,然因其智慧不够,愚昧无知,于是造下了许多罪恶而不知...九中的第三。凡属这一的人,也都相信因果,而不毁谤大乘佛法,而且还发愿成佛,追求无上大道。又能以此功德,回向到求生极乐世界去。这样的修行人,在世寿将尽时,阿弥陀佛及观世音、大势至,有其他许多菩萨,...

    罗锦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4548127.html
  • 觉囊派寺院组织及修学制度

    第七一刹那现观菩提加行四义、第八法身四义。八中,前三解释三智慧境地,即学佛人应明之三境界:一切现象的智慧、道路的智慧和普遍的智慧;次四解释行,即学佛人进行的四种实践:直接了解一切的实践、...威望,其地位甚至高于寺院活佛,不少人圆寂后,其舍利灵塔共奉在全寺大经堂内,如壤塘哇寺称作“藏哇森康颇章”的大经堂内有该寺第七任金刚上师阿旺多杰桑布(1898-1948)的灵塔和第八任金刚上师阿旺贡却达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5648443.html
  • 觉囊派寺庙组织及修学制度

    现观加行八义、第六渐次现观加行十三义、第七一刹那现观菩提加行四义、第八法身四义。八中,前三解释三智慧境地,即学佛人应明之三境界:一切现象的智慧、道路的智慧和普遍的智慧;次四解释行,即学佛人...派密法的正宗传人,具有崇高威望,其地位甚至高于寺院活佛,不少人圆寂后,其舍利灵塔共奉在全寺大经堂内,如壤塘哇寺称作“藏哇森康颇章”的大经堂内有该寺第七任金刚上师阿旺多杰桑布(1898-1948)的灵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5348736.html